语言选择

人力资源

以德为本,德才兼备,发挥特长,人尽其才。

美国关税、制裁如何重塑全球原油市场格局


分类: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
【概要描述】美国关税和制裁政策对全球原油市场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,主要体现在对美国原油生产及出口的影响、对全球原油贸易流向的影响、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等方面。‌

  美国关税和制裁政策对全球原油市场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,主要体现在对美国原油生产及出口的影响、对全球原油贸易流向的影响、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等方面。‌

一、关税政策对美国原油生产及出口的影响

  美国关税政策‌刺激国内产量持续增长‌。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,美国已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增长来源,预计2025年日均产量将比2024年增加约150万桶‌。这一增长源于页岩油技术的成熟及国内能源政策的支持,即使面临全球需求预期下调,美国仍维持供应扩张态势,导致市场供应过剩,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过剩约60万桶/日。这一现象部分归因于美国对俄罗斯、伊朗等国制裁未达预期效果,同时国内增产势头强劲‌。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被下调,叠加美国原油出口成本上升,可能削弱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‌。若WTI与布伦特原油价差持续缩小,亚洲买家对美国原油的需求或将放缓‌。关税政策虽短期内推高美国国内油价(如WTI价格因进口受限上涨),但长期可能导致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。美国需平衡国内增产与出口受阻的矛盾,同时应对物流成本上升及贸易伙伴反制带来的双重挑战‌。

二、美国对加拿大原油进口关税政策对全球原油贸易流向的影响

  美国对加拿大原油征收10%关税后,加拿大通过‌跨山管道(TMX)‌扩大对亚洲的出口规模。预计TMX启用后,加拿大对亚洲的原油出口量将从当前的30万桶/日增至60万桶/日以上,主要面向中国、韩国等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‌。且‌价格竞争力提升,加拿大西部精选原油(WCS)较布伦特原油贴水约15-20美元/桶,叠加关税倒逼的折扣策略,进一步吸引亚洲炼油商采购‌。 加拿大可能通过扩大WCS贴水幅度(如折价5-10美元/桶)抵消关税成本,继续向美国中西部和墨西哥湾炼油厂供应原油来‌维持对美部分出口,但出口重心逐步向非美市场倾斜‌。这使得‌美国炼油商重构‌供应链‌‌寻求替代供应来源‌,利用‌中东与拉美重质原油填补缺口‌,美国墨西哥湾炼油厂转向伊拉克巴士拉重油、巴西图皮原油等替代加拿大原油,但运输成本增加可能推高炼油成本‌;利用‌阿拉斯加原油补充西海岸需求,美国西海岸炼油厂因地理限制可能增加阿拉斯加北坡原油采购,但供应规模有限‌。

  但此举使得‌全球贸易流向多元化‌,‌欧洲与拉美市场机会显现‌,加拿大过剩原油可能通过转口贸易以低价进入欧洲市场,削弱美国汽油在欧洲的份额‌。墨西哥受美国25%原油关税影响,玛雅原油出口转向欧洲和亚洲,与加拿大形成竞争‌。若加拿大原油出口受阻导致供应缺口,欧佩克+计划自2025年4月起逐步释放220万桶/日闲置产能,可能与美国增产形成市场份额竞争‌。加拿大可能以限制能源供应反制美国关税,加剧区域贸易摩擦,威胁北美自贸协定(USMCA)稳定性‌。供应链的调整叠加地缘博弈,可能导致WTI与布伦特价差波动扩大,短期内油价受供应中断风险支撑,但长期需求疲软或抑制涨幅‌。 

  总之,美国对加拿大原油加征10%关税推动全球贸易流向呈现‌“亚洲增量、拉美替代、欧洲分流”‌的特征‌。加拿大通过TMX管道加速向亚洲出口,而美国炼油商转向中东和拉美原油填补缺口,这一调整可能引发欧佩克+与美国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‌。然而,物流瓶颈、地缘摩擦及需求增长放缓,或加剧全球原油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风险。

三、美国对俄罗斯、伊朗制裁措施调整及其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

  首先美国‌对俄罗斯制裁效果有限‌,美国针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新一轮制裁涉及限制油轮运输,但国际能源署指出,此类措施未显著影响俄原油出口量。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和贸易路线调整(如转向亚洲市场),维持日均490万桶原油出口规模‌。此外,美国制裁仅覆盖约24%的俄罗斯油轮,对海运原油出口的直接影响约为30%,供给缺口可能被其他渠道填补‌。且对‌伊朗的制裁也未达预期目标‌,美国对伊朗石油制裁虽未影响到原油的产量,但伊朗的出口量降低,伊朗仍通过非正式渠道维持原油供应,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其日均产量未出现明显下滑‌。制裁政策的不连贯性进一步削弱了实际约束力‌。然而,俄伊为规避制裁,加速向亚洲市场转移出口(如中国、印度)。这一调整导致传统欧洲进口需求下降,同时亚洲炼油商对俄伊原油依赖度上升,加剧区域供应链波动‌。此外,美国对加拿大、墨西哥等国的关税政策迫使炼油商转向拉美和中东采购重质原油,推升运输成本与物流复杂度‌。

  此外,国际能源署因制裁引发的贸易不确定性,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均增长预期下调7万桶至略超100万桶。宏观经济风险(如关税报复)抑制了消费国进口意愿‌。并使原油‌价格波动性增强‌,制裁政策与供应过剩矛盾导致油价承压。例如,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制裁相关报告发布后单日下跌1.51%,收于每桶69.88美元‌。但地缘政治风险(如北美寒潮、伊朗供应中断担忧)仍可能触发短期价格反弹‌。

  总之,美国对俄伊制裁的调整未显著改变两国原油出口能力,反而推动全球供应格局向多极化演变。美国自身增产与制裁政策矛盾加剧了市场过剩,而需求端受贸易摩擦拖累增长放缓。长期来看,能源供应链重构与地缘博弈将持续影响油价稳定性‌。

  由此看来,美国关税与制裁政策通过抑制需求、重构供应、加剧地缘风险三重路径重塑原油市场,短期内推动价格高波动,长期则加速全球能源贸易“去中心化”进程。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下滑的担忧,叠加其国内油气钻机数连续上升,国际油价承压震荡,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较为低迷,效益不可观‌。沥青价格长期跟随原油波动,国内沥青需求端受道路建设放缓拖累,2024年消费量同比减少14.6%;2025年“十四五”收官年道路需求或有增量,但防水沥青等非道路需求增量尚不足以扭转疲软态势‌,2024年炼厂低利润导致开工率维持低位,2025年若原料供应紧张或政策刺激需求释放,炼厂利润有望阶段性修复,但需警惕产能结构性调整(如地炼增产与中石化减产)带来的供应压力。‌美国对俄罗斯、伊朗等国的制裁导致原油供应局部紧张,国际原油市场长期看空,短期受美国政策的影响呈现小幅震荡趋势,对于我司而言,公司的效益以原油的价格为导向,面对如此严酷的国际形势,只有国际原油价格降低,才能使我司的原料成本降低,以创造更大的效益。

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‌

标签:


相关内容